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科普基地标识标牌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设计要求、制作与安装要求、维护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各类科普基地标识标牌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Popularization Base Sign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1/T 209—2023 科普基地标识标牌建设规范》是广州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科普基地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与安装。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标识标牌的设置原则
根据标准第5.1条,标识标牌的设置应遵循安全性、功能性、美观性和一致性原则。这意味着在设计时需确保标识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同时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外观上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保持整体风格统一。例如,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耐久性以保障安全;在颜色搭配上则需符合大众审美习惯。
二、标识标牌的内容要求
按照第6.2条的规定,科普基地内的各类标识标牌内容应当准确无误且易于理解。具体来说,文字信息必须经过权威机构审核确认后方可使用;图形符号须符合国家或国际通用标准;对于特殊领域术语还需附带简明释义以便公众理解。此外还强调了不同语言版本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多语种服务的质量。
三、材料选用及制作工艺
标准第7章对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明确指导。首先,所有外露部分都必须采用防锈、防腐蚀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或者高质量塑料制品;其次,在印刷工艺方面提倡采用环保型油墨并控制墨层厚度以延长使用寿命;最后还特别提到夜间可视度问题,建议安装LED灯带或其他辅助照明装置来提高辨识效果。
四、安装位置与高度
依据第8.3条的要求,每个独立展示区域至少需要设置一块总览图示牌,并将其置于入口显眼处。具体到单个展品指引牌而言,则需根据目标受众群体的特点合理调整悬挂高度。比如针对儿童观众群可适当降低至1米左右;而对于成人使用者来说则通常设定为1.2-1.5米之间最为适宜。
五、维护保养措施
最后,在第9章中明确了定期检查维修制度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每月一次全面巡检、每季度一次专业清洁处理以及每年一次结构强度测试等程序。一旦发现破损情况应及时更换新件而非简单修补,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状态。同时鼓励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预警功能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