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卷曲形炒青绿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和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卷曲形炒青绿茶的加工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Curled Shape Pan-fried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416T 15-2022《卷曲形炒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是广东省河源市发布的关于卷曲形炒青绿茶加工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规定,用于制作卷曲形炒青绿茶的鲜叶应新鲜、匀净,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季或夏季,以确保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这一要求旨在保证最终产品的口感和色泽。
加工工艺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鲜叶摊放开始到成品包装的整个加工过程。包括:
- 杀青:采用锅式杀青机进行,温度控制在180℃至200℃之间,时间为3分钟至5分钟,目的是破坏酶活性,保持绿色。
- 揉捻:使用6CR-45型揉捻机,压力适中,时间为40分钟至60分钟,形成卷曲形状。
- 干燥:初烘温度为100℃至120℃,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复烘温度为70℃至80℃,时间为30分钟至40分钟,直至含水量降至6%以下。
质量要求
成品茶的质量需符合以下标准:
- 外形:紧结卷曲,色泽绿润。
- 汤色:黄绿明亮。
- 香气:清香持久。
- 滋味:鲜爽回甘。
- 叶底:嫩绿匀整。
这些质量指标不仅反映了产品的感官特性,也体现了其内在品质的优良程度。
卫生安全
标准强调了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要求所有设备和工具在使用前后都要彻底清洗消毒,并且操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确保食品安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卷曲形炒青绿茶加工技术规程》不仅规范了加工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参数,还特别关注了原料选择、产品质量以及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这对于提升河源地区卷曲形炒青绿茶的整体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