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生产的小叶苦丁茶。
Title:Guizhou Small-Leaf Kuding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448-2023《贵州小叶苦丁茶》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定义,即以贵州境内种植的小叶苦丁茶树(Ilex kudingcha C.J.Tseng var. breweri Lo)的新梢或嫩叶为原料,经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产品。这一定义确保了产品的地理来源和原料特性。
2. 要求:在感官品质方面,标准对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色泽应绿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整。这些指标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优质产品。
3. 理化指标:标准设定了水分含量、水浸出物含量等理化指标。水分含量不得超过6.0%,水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5.0%。这些指标反映了茶叶的干燥程度和内在品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4. 卫生指标:标准对铅、农药残留等卫生指标进行了严格限制。铅含量不得超过5.0mg/kg,六六六和滴滴涕等农药残留量均不得超过0.2mg/kg。这些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5. 试验方法: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的方法。例如,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烘干法,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使用重量法。明确的试验方法确保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6. 检验规则:标准规定了抽样、判定规则和复检规则。每批产品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允许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标准要求产品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信息等内容。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贮存环境需保持清洁干燥且无异味。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52/T 448-2023《贵州小叶苦丁茶》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