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幼龄茶园套种绿肥的技术要求,包括绿肥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播种量、田间管理及收获方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幼龄茶园中绿肥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Green Manure in Young Te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68-2023 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幼龄茶园套种绿肥的种植管理,提高茶园土壤质量和茶叶品质。以下是对规程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境内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针对幼龄茶园(指种植后尚未投产的茶园)进行套种绿肥的技术指导。
2. 套种绿肥种类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具有改良土壤功能的绿肥品种,如紫云英、苕子等。这些植物能够有效固定氮素,改善土壤结构,为茶树提供养分。
3. 种植时间与方法
绿肥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之间。播种前需对茶园土地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播种时应保持适当的行间距和株距,确保绿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 管理措施
在绿肥生长期间,需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并防治病虫害。当绿肥长至一定高度后可进行刈割,将割下的绿肥覆盖于茶树根部周围,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可抑制杂草生长。
5. 施肥建议
为了促进绿肥旺盛生长,在其生长期可追施速效氮肥一次,但要控制用量避免过量导致环境污染。同时注意平衡其他营养元素供给,保证绿肥健康发育。
6. 收获利用
当绿肥达到成熟期时应及时收获,可以将其直接翻入土中作为绿肥使用,也可以加工成饲料或堆肥原料。合理安排收获频率有助于维持茶园生态系统稳定。
通过遵循以上规定和技术要点,能够有效地提升幼龄茶园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