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壤旱地“油菜-花生-芝麻”周年轮作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种植规划、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红壤旱地区域内“油菜-花生-芝麻”轮作模式的生产与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nual Rotational Cultivation of \"Rapeseed-Peanut-Sesame\" in Red Soil Dry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69-2023《红壤旱地“油菜-花生-芝麻”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红壤旱地条件下油菜、花生和芝麻的轮作栽培技术。这项标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作物种植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重要条文解读
# 一、土壤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具体要求为耕深达到25厘米以上,并且要清除杂草根系,避免病虫害传播。此外,还强调了施用有机肥的重要性,建议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30吨作为基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为后续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 二、品种选择与播种
对于油菜品种的选择,应优先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产量高的优质品种。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秋季,具体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均可,但需保证株距合理,行距保持在40厘米左右,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花生种植则需注意适时早播,通常是在油菜收获后立即进行,即次年的4月中旬左右。选用高产稳产品种,并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延长生育期,提高单产水平。播种密度根据土质情况确定,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180株左右。
芝麻种植宜选在夏季,大约是6月初,此时气温升高有利于其快速出苗。种子处理也很关键,可用温水浸泡24小时后再播种,有助于提高发芽率。种植密度不宜过高,建议每平方米种植约500株。
#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施肥的原则。油菜生长期需追施氮肥两次,第一次是在苗期,第二次是在开花初期;同时配合磷钾肥使用,促进植株健壮成长。花生生长期间要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结荚期要适当控水,防止烂果现象的发生。芝麻则需及时除草松土,增强根系活力。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诱捕器等手段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结合生物农药的应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 四、收获与贮藏
油菜成熟时应及时收割,避免因延迟收获导致品质下降。花生应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时采收,而芝麻则以蒴果呈黄褐色为最佳收获时期。收获后的作物要及时晾晒干燥,尤其是芝麻,必须彻底烘干才能入库保存,以防霉变。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能够实现红壤旱地“油菜-花生-芝麻”周年轮作模式下的高效生产,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