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欧杂种榛弓形压条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压条育苗技术、苗期管理及苗木出圃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平欧杂种榛弓形压条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ow-shaped Layer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European-Asian Hybrid Haze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87—2023平欧杂种榛弓形压条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平欧杂种榛弓形压条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准备部分,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土地。土壤pH值以6.0至7.5为宜,并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一要求旨在确保苗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条件,为后续的压条操作奠定基础。
其次关于母株的选择与处理,标准强调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二年生枝条作为压条材料。母株需具备良好的生长势和抗逆性。在进行压条前,应对枝条进行适当的修剪,去除多余的叶片和侧芽,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促进生根。
在具体的压条操作上,标准规定了弓形压条的具体方法。将选定的枝条弯曲成弓形后,将其下部埋入预先准备好的沟槽中,覆土厚度约为10厘米。同时要保持枝条的上部露出地面,以便进行光合作用。压条后要及时浇水并覆盖保湿材料,如稻草或塑料薄膜,以维持适宜的湿度环境。
对于后期管理,标准要求定期检查压条情况,及时松土除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当新梢长到一定高度时,可以适当摘心,促进侧芽萌发,形成更加丰满的植株结构。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比如防寒、防涝等。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压条后的第一年不宜大量施肥,以免影响根系发育。第二年开始可以根据苗木长势适量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促进苗木快速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关键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DB14T 2787—2023平欧杂种榛弓形压条育苗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最终管理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这对于提高平欧杂种榛苗木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能够有效提升育苗的成功率和苗木的整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