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采种的技术要求、采种时期、采种方法、种子处理和贮藏等环节的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子采集与处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Collection of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84—2023《主要造林树种采种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主要造林树种的采种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种子采集时间的选择上,标准规定应根据树种特性、气候条件及种子成熟情况来确定最佳采种期。例如对于油松来说,当球果颜色由绿转黄并开始裂开时即可采收;而侧柏则需等到球果完全干燥且呈褐色后方可采摘。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种子质量,提高育苗成活率。
其次关于采种方法,标准强调不得损伤母树及其周围环境。具体而言,在人工摘取种子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伤害树枝;机械采收则需调整设备参数以减少对果实的破坏。此外还提倡采用分期分批的方式进行采收,这样既能确保种子充分发育又能减轻单次作业对树木造成的压力。
再者,标准还对种子处理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去除杂质、晾晒干燥以及适当储存等环节。其中特别指出,种子含水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一般不超过12%),并且要定期检查库存状况防止霉变或虫害发生。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延长种子寿命并维持其活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标准特别关注了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它鼓励利用自然落果作为采种来源,并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生态影响。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次采种活动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综上所述,《主要造林树种采种技术规程》从多个维度系统地规范了采种全过程,不仅有利于提升造林成效还能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