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容器苗边坡绿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苗木培育、施工技术、养护管理及质量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公路、铁路、矿山等工程边坡的生态绿化和水土保持。
Title:Straw Container Seedling Slope Green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80—2023 秸秆容器苗边坡绿化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山西省地方特点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通过应用秸秆容器苗技术提升边坡绿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本地乡土树种作为主要苗木来源。在苗木处理环节,强调了对秸秆容器的严格控制,包括材质的选择、厚度以及透气性能。例如,秸秆材料需经过高温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传播,并且要求其厚度不得低于5毫米,确保在种植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根系不受损伤。
2. 施工准备
关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该标准特别指出要根据边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地形测量、土壤分析及水文条件评估等内容。同时,还应提前做好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避免因雨水冲刷导致的滑坡现象发生。此外,对于坡面清理也有具体规定,比如清除杂草、平整土地等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3. 种植技术要点
在种植技术方面,标准提出了采用穴状整地法进行操作的方法论。即按照预先规划好的点位开挖适当大小的种植穴,然后将处理好的秸秆容器苗放入其中,并用表层土填充压实。值得注意的是,在填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直立稳定,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使根部暴露在外。另外,为了提高成活率,建议在栽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4. 后期养护管理
后期养护管理是整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标准强调了定期巡查的重要性,一旦发现有枯死或者生长不良的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需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力度,可以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此外,还应该适时修剪枝叶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并且合理安排灌溉频率保证水分供给充足。
以上是对《DB14/T 2780—2023 秸秆容器苗边坡绿化技术规范》中几个核心条款所做的简要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