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堆肥法处理绿化废弃物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及产品应用。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堆肥法对绿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osting of Greening Wastes DB14/T 277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74—2023堆肥法处理绿化废弃物技术规程》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绿化废弃物通过堆肥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流程。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对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绿化废弃物”的概念,指园林绿化过程中产生的枯枝落叶、修剪下来的树枝等有机物质。同时规定了“堆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确保所有参与方在同一语境下理解相关术语。
二、基本要求
在基本要求部分强调了处理场地的选择应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且要远离水源保护区和居民区。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物接收登记制度、产品质量检测制度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整个处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三、工艺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原料准备到最终产品出厂的完整工艺流程。其中特别指出,在原料预处理阶段需要去除杂质如塑料袋、金属物件等非生物性成分;在发酵阶段则需控制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以促进有益菌群生长并抑制有害病原体繁殖;最后成品还需经过至少一个月以上的陈化期才能入库销售或直接用于农业生产。每个环节都设定了具体参数指标,比如初始含水量应在50%-60%之间,堆体高度不超过1.5米等等。
四、质量控制
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它不仅规定了物理性质(如粒径大小、颜色等)上的标准,还特别关注化学性质方面的指标,例如总养分含量不得低于4%,pH值保持在6.0-8.5范围内。另外还提出了重金属限量要求,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五、安全与环保
鉴于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标准也给出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建议。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开展员工培训等内容。同时强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量,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DB14/T 2774—2023堆肥法处理绿化废弃物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各个环节的操作指南,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复杂情况。这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