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稚蚕颗粒人工饲料共育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设备、共育环境、饲料管理、饲养技术、病害防控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桑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进行共育的技术指导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aring Young Silkworms with Artificial Granular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19-2023《桑稚蚕颗粒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桑稚蚕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规定了桑稚蚕颗粒人工饲料共育的基本要求、生产条件、饲料配制、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安全卫生等技术内容,适用于桑稚蚕在室内环境下的规模化、集约化共育。
2. 生产条件
根据标准要求,共育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并配备完善的供水供电设施。此外,还应设置消毒室、孵化室和饲育室等功能区,确保各区域独立且便于清洁消毒。
3. 饲料配制
饲料原料需经过严格筛选,保证新鲜无霉变。标准强调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比例要合理搭配。特别指出,在制作颗粒饲料时,要控制好水分含量(一般为50%-60%),并采用适当的挤压工艺以提高饲料硬度和耐久性。
4. 饲养管理
养殖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桑稚蚕的成长情况,包括食欲、活动状态等。标准建议每天定时投喂新鲜饲料,并根据幼虫发育阶段调整投喂量。同时,还需定期清理粪便和残余饲料,保持环境卫生。
5. 病虫害防治
对于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如白僵病、软腐病等,可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来预防;对于寄生虫感染,则可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药物进行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养殖周期内不得使用任何未经批准的化学药品。
6. 安全卫生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量。所有接触食品级原材料或者成品饲料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鞋,并经过健康检查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此外,整个生产流程都要遵循GMP(良好制造规范)原则,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以上就是对DB41/T 2419-2023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介绍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