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卫星导航条带种植水肥一体化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黄淮海地区采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冬小麦与夏玉米条带种植及水肥一体化管理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of Winter Wheat-Summer Corn Strip Planting with Satellite Navigation in Huang-Huai-Hai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4T 417-2023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卫星导航条带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在黄淮海地区采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条带种植,并结合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管理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的种植作业。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黄淮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作物轮作模式制定,确保技术措施与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
二、术语和定义
1. 卫星导航条带种植: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引导农机具按照设定路径进行精准播种或施肥作业。这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GPS设备使用方法,确保作业精度达到规定标准。
2. 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需配备完善的滴灌或喷灌设施,并根据土壤湿度及作物需求科学配比肥料浓度。
三、作业准备
1. 土壤检测:在播种前应采集耕层土样送检,测定有机质含量、pH值等指标。依据检测结果调整耕作方式和施肥方案。
2. 设备调试:检查卫星接收器、自动驾驶仪等硬件是否正常工作;校准流量计、压力表等计量装置。同时要保证水源清洁无杂质,避免堵塞管道。
四、播种环节
1. 行距设置:冬小麦行距为18至22厘米,夏玉米行距为50至60厘米。合理安排行距有助于提高通风透光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2. 种肥同播:选用缓释型复合肥作为基肥,随种子同步施入土壤中。注意控制施肥量不超过总氮量的40%,防止烧苗现象发生。
五、田间管理
1. 灌溉频率:根据天气状况和作物长势确定灌水周期,一般情况下冬小麦每7天左右灌一次水,而夏玉米则需要更加频繁地补水。
2. 追肥时机:当幼苗长到3叶期时开始第一次追肥,在拔节期至抽穗期之间再补充两次养分。每次追肥后立即启动灌溉程序以促进吸收。
六、收获与归还
1. 收获时间:冬小麦应在蜡熟末期及时收割;夏玉米则要在乳熟后期完成采收任务。
2. 地膜回收:对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的地块,在清理残茬的同时也要彻底收集废弃薄膜,统一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04T 417-2023》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强调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些规定旨在帮助农户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兼顾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