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品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马铃薯品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
Title:Potato Variety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141-2023是青海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马铃薯品种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马铃薯”、“种薯”、“商品薯”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例如,“种薯”是指用于繁殖下一代植株的块茎,“商品薯”则是指达到食用或加工要求的块茎。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认知,确保后续工作的一致性。
【分类】
根据用途不同,马铃薯被分为鲜食型、淀粉加工型和油炸加工型三大类。这种分类方式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及生产实际,便于种植者根据目标市场选择适宜品种,同时也为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
【等级】
马铃薯按质量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一级要求块茎整齐度高、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二级允许存在一定比例的小块茎且轻微机械损伤;三级则主要用于饲料等低附加值领域。这一分级体系既保证了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不同品质的产品找到了合适的用途。
【技术要求】
在外观特性上,标准规定了一级种薯的芽眼深度不得超过2毫米,单薯重量不得低于25克等具体指标。对于内在品质,则明确了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等关键参数的具体数值范围。这些量化指标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质检机构提供了判定依据。
【检验方法】
针对不同检测项目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如采用目测法检查块茎外观缺陷,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单薯重量,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测定淀粉含量等。这些科学合理的检验手段能够准确反映马铃薯的真实质量状况。
【检验规则】
明确了抽样原则、判定规则以及复检程序等内容。比如规定每批产品随机抽取不少于5个样本进行检测,当检验结果不符合某项指标时应加倍取样复检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误判,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要求在外包装上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并采用防潮、防震材料妥善包装。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贮存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定期检查库存情况以防止霉变等情况发生。这些措施有利于延长马铃薯的保鲜期,提高其商品价值。
以上是对DB63T 2141-2023中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