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落叶松嫁接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管理措施及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落叶松的嫁接繁殖及育苗生产。
Title:Larch Graf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54—2023《落叶松嫁接技术规程》是一项辽宁省地方标准,为落叶松的嫁接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落叶松嫁接”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落叶松的一个植株的部分组织与另一个植株的部分组织连接起来,使两者愈合成一个整体并继续生长发育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嫁接的本质是植物组织的结合与再生。
在接穗采集与处理章节中,标准指出接穗应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长度以10-15厘米为宜,且要求接穗上的芽饱满。接穗采后需立即放入保湿材料中保存,并尽快进行嫁接处理。此规定旨在保证接穗的活力和成活率。
关于嫁接方法,标准推荐采用芽接、枝接和根接三种方式。芽接适用于小苗嫁接,操作简便;枝接适合较大苗木嫁接,接口牢固;根接则多用于大规格苗木。每种方法都有详细的步骤说明,例如芽接时要确保形成层对齐,枝接时要控制好切口角度等。
在嫁接后的管理措施中,标准强调了遮阴、保湿、防风等环节的重要性。具体包括搭建遮阳网减少光照直射,定期喷雾保持环境湿度,设置支架防止接口受损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标准还对嫁接后的检查与补接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嫁接后7-10天内检查成活情况,对于未成活的接穗要及时补接。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最终嫁接效果至关重要。
最后,在档案记录方面,标准要求建立完整的嫁接档案,内容包括接穗来源、嫁接时间、方法、人员等信息。这一要求有助于追溯嫁接过程,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综上所述,DB21/T 3754—2023《落叶松嫁接技术规程》从接穗准备到嫁接实施再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点,对于提升落叶松嫁接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