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评价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本文件适用于辽东山区范围内油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te Evaluation of Pinus Tabuliformis Plantations in Liaodong Mountainous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45—2023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油松人工林的营建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下面我将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立地因子的选择上,标准明确指出应综合考虑地形、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地形因子包括坡度、坡向以及海拔高度,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油松的生长环境。土壤因子则需要关注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pH值等方面,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树木根系的发展和养分吸收能力。而植被因子主要是指伴生植物种类及其覆盖度,这可以反映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潜在的竞争压力。
其次,在立地指数的确定方法中,标准提出了基于平均胸径法来计算立地指数的具体步骤。这种方法要求先测定样地中所有达到一定年龄阶段的油松的平均胸径,然后根据经验公式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立地指数。这样做不仅能够客观地衡量不同地块间的立地质量差异,还便于后续制定针对性强的经营措施。
再者,关于立地类型的划分,标准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立地类型,并给出了每个类型的主要特征描述。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管理人员更清晰地把握各区域内油松生长的基本状况,从而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管理策略。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监测与更新的重要性。它建议定期对已有的立地评价结果进行复查与修正,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辅助完成这一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数据处理的精确度。
最后,标准还给出了如何利用立地评价成果指导实际工作的指导意见。比如,在造林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组合;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则需根据不同立地类型的特点调整施肥量、灌溉频率等内容。
总之,《DB21/T 3745—2023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立地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部非常实用且具有前瞻性的行业标准,对于促进辽东地区油松人工林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理解与应用,相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推动当地林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