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数据采集与建库的技术要求、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base Construction of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CIM)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733—2023《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数据采集建库技术规程》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城市信息模型数据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这一部分明确了数据采集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和一致性。真实性要求采集的数据应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完整性强调所有必要的数据项都必须收集齐全;时效性指采集的数据应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获取;一致性则要求不同来源的数据在逻辑上保持一致。这些原则确保了后续建库工作的基础质量。
5.2.1 地理空间数据采集
在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采用最新的卫星遥感影像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来获取高分辨率的基础地形图数据。同时,对于建筑、道路等具体要素的采集,需按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数据规范》执行。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精度,也保证了与其他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6.3 CIM模型构建
CIM模型构建是整个规程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标准,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必须遵循统一的空间参考系,并且所有的三维模型都应该具有唯一标识符以便于管理和查询。此外,还应当建立详细的元数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创建日期、作者信息以及数据更新历史等内容。这样做有助于维护模型的生命力并支持长期使用。
7.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城市信息模型可能涉及大量敏感信息,本标准专门设置了章节来讨论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个人隐私。首先,所有接触数据的操作人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其次,任何对外提供的服务接口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最后,对于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集,在发布之前需要进行脱敏处理以防止泄露。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数据采集建库技术规程》从数据采集到最终应用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技术指导,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