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鸡尾葡萄柚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鸡尾葡萄柚的栽培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pefruit - Part 1: Cocktail Grape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35.1-2023《柚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鸡尾葡萄柚》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为鸡尾葡萄柚的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苗木繁育
标准明确指出,鸡尾葡萄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在苗木繁育上,推荐使用嫁接繁殖方法,砧木需具备良好的抗逆性和与接穗的良好亲和力。具体要求包括砧木种子要饱满无病虫害,嫁接时接口要平滑且牢固,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二、园地选择与规划
鸡尾葡萄柚对土壤条件有较高要求,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园地海拔高度应在300米以下,坡度不超过25°。同时,标准强调园地应远离污染源,周围环境良好。在规划上,行株距设定为4×3米,每公顷种植约833株,合理布局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机械化作业。
三、定植与管理
定植时间以春季2月至3月或秋季9月至10月为佳。挖定植穴时,要求穴深60厘米、直径80厘米,并将表土与底土分开放置。回填时先放入有机肥作为基肥,再依次回填表土和底土。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墒。
日常管理中,修剪是关键环节之一。幼树期主要培养主干和骨干枝,形成合理的树冠结构;结果树则注重疏花疏果,保持适宜负载量。施肥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全年施肥次数不少于4次,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鸡尾葡萄柚的主要病虫害,如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红蜘蛛等,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提倡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冬季清园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越冬病虫源;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等害虫;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安全间隔期。
五、采收与贮藏
采收时间根据果实成熟度确定,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进行。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果实采后应及时分级包装,入库前需预冷处理,温度控制在10℃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长期贮藏条件下,可采用气调保鲜技术延长果实保鲜期。
以上内容基于DB42/T 2035.1-2023标准,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为从事鸡尾葡萄柚栽培工作的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