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中草铵膦、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米、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茶叶、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中草铵膦、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 Part 1: Glyphosate, glufosinate and aminomethylphosphonic aci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36.1-2023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农产品中草铵膦、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重要条文解读:
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草铵膦、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方法。适用于稻谷、玉米、茶叶等农产品。
2. 原理: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标准品纯度不低于98%。
4. 仪器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旋涡混合器等。色谱柱为C18反相柱。
5. 样品制备:样品需粉碎并过筛,称取一定量样品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提取剂,在振荡器上提取一定时间,过滤备用。
6. 分析步骤: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标准曲线计算待测物质含量。
7. 结果计算与表述:按式(1)计算残留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或小数点后两位。
8.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9. 检出限和定量限:草铵膦、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01mg/kg、0.02mg/kg和0.03mg/kg;定量限分别为0.03mg/kg、0.06mg/kg和0.10mg/kg。
以上是对DB42/T 2036.1-2023中关键内容的解读,该标准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