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隧道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防烟分区划分、排烟方式选择、系统设置要求及控制运行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隧道防排烟系统的设计。
Title:Code for Smoke Exhaust Design of Urban Road Tunn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13-2023 城市道路隧道防排烟设计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性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城市道路隧道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关于防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
根据第5.1条的规定,隧道防排烟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确保在火灾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烟气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顺利开展。这意味着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如何防止烟气扩散,还要兼顾灭火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浓烟问题。
排烟量计算方法
第6.2条明确了排烟量的计算公式为Q=Adv,其中A代表隧道断面面积,d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烟气生成速率,v是烟气上升速度。这一公式的应用要求设计师准确测量隧道的实际尺寸,并合理估算火灾强度下的烟气产生速率与扩散速度,从而确定合理的排烟设备配置。
自然通风与机械排烟相结合
第7.3条规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排除隧道内的烟雾。然而当自然通风效果不足以满足需求时,则需辅以机械排烟设施。这强调了自然通风作为首选方案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机械排烟作为补充手段的地位。
防火分区设置
按照第8.1条的要求,隧道内部应当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都应配备独立的防排烟系统。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火势蔓延范围,减少损失。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各分区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避免因烟气窜流而影响其他区域的安全状况。
系统联动控制
第9.4条指出,防排烟系统的运行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联动控制。一旦检测到火灾信号,系统应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排烟措施。此外,还应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以上是对《DB42/T 2013-2023 城市道路隧道防排烟设计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这些规定对于保障城市道路隧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深入学习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