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地区鲈浪白鱼增殖放流的苗种培育、放流准备、放流实施及后续监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开展鲈浪白鱼增殖放流活动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chizothorax undulatus Stock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304T 062—2023 鱇浪白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是由云南省玉溪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增殖放流技术促进鱇浪白鱼种群的恢复与保护。以下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放流苗种的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放流苗种应来源于经过认证的良种场或保种基地,确保其遗传多样性及健康状况良好。苗种规格需达到一定标准,体重不低于1克,体长不少于5厘米,并且要求无病害、无外伤。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放流苗种的质量,提高成活率。
二、放流前准备
在放流之前,必须对放流水域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水质监测、底栖生物分布情况评估等。此外,还需制定详细的放流计划,明确放流时间和地点。标准特别强调,在放流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比如化学药物处理等。
三、放流方式与操作规程
标准指出,放流时应采用温和的方式将苗种放入水中,例如通过滑道缓慢引入或者人工投放到水面下一定深度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防止人为因素导致苗种受伤。对于大规模放流活动,则需要配备专业设备如运输车、氧气泵等,以维持苗种存活条件。
四、后续管理措施
放流后,还需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工作,记录鱼类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疾病爆发),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另外,为了增强公众参与度和支持力度,可以组织科普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部分的深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