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养殖场污水肥料化还田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环境监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场污水的肥料化处理与农田还田利用。
Title:Regulation for Returning Wastewater from Dairy Farms to Farmland as Fertilizer DB2302T 03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32-2023奶牛养殖场污水肥料化还田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奶牛养殖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术语和定义】中明确了“污水肥料化还田”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奶牛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转化为符合农田灌溉或土壤改良要求的有机肥料,并安全施用于农田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全过程的环保性和资源循环性。
2. 【污水收集与储存】规定了污水应采用封闭式管道系统收集,避免二次污染;储存设施需具备防渗漏、防腐蚀功能,且容积设计应满足至少7天的污水量需求。此条旨在确保污水在处理前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3. 【处理工艺选择】建议根据养殖场规模及当地气候条件选用厌氧发酵-好氧处理组合工艺或其他经验证有效的处理方法。强调了因地制宜原则,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4. 【水质监测指标】要求定期检测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关键参数,确保其达到相关农业灌溉标准或土壤改良剂要求。这对于保障还田安全至关重要。
5. 【施肥计划编制】提出应结合作物种类、生长周期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同时注意避开雨季以减少流失风险。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作物产量,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6. 【档案管理】强调养殖场需建立完整的污水处理与还田记录档案,包括但不限于处理设备运行状况、检测结果、施肥记录等内容,以便追溯查询及持续改进。良好的文档管理是保证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
以上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对于促进奶牛养殖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