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杨和灰杨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保存及质量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本文件适用于胡杨和灰杨基因组DNA的保存及其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eservation of Populus euphratica and Populus pruinosa Genome D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4641-2022胡杨和灰杨基因组DNA保存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胡杨和灰杨这两种珍贵树种的基因组DNA保存工作。这项标准对于保护我国西部地区特有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样品采集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采样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求使用无菌、一次性或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采样工具,并且在采样过程中要避免接触污染物。这一规定确保了样本的纯净性,防止外源物质对后续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其次,在样品运输环节,标准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规定样品应在低温条件下(通常为-80℃)进行快速冷冻后运输,并且整个运输过程需保持恒定低温。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温度波动导致的DNA降解风险。
再者,在DNA提取步骤中,标准提出了采用高效稳定的提取方法的要求。推荐使用商业化试剂盒进行操作,同时指出在提取前应对样本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研磨等,以提高提取效率。此外还特别提到,所有使用的耗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避免污染影响最终产物的质量。
最后,在长期存储方面,标准建议将提取得到的DNA溶液分装成小份,并置于超低温冰箱(-80℃)内长期保存。并且定期检查存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通过以上这些详细的解读可以看出,《DB65/T 4641-2022胡杨和灰杨基因组DNA保存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样品采集到最终存储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指南,这对于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可靠以及促进相关科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