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产品气态污染物净化速率的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条件、设备要求、样品准备、测试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物理、化学等被动方式去除室内气态污染物的空气净化产品的性能评估。
Title:Test Method for Gas Pollutant Purification Rate of Passive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ES 150-2024《被动式室内空气净化产品 气态污染物净化速率测试方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气态污染物净化速率计算公式的调整。新版本与旧版本相比,在公式中加入了更为精确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修正系数,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净化效果。
具体来说,新版本的净化速率计算公式为:\\[P = \\frac{C_0 - C_t}{A \\cdot (C_0 - C_b)} \\cdot K(T,H)\\] 其中,\\(K(T,H)\\) 是由环境温度 \\(T\\) 和相对湿度 \\(H\\) 决定的修正因子。这一变化旨在弥补因温湿度变化导致的吸附剂性能波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当测试某款活性炭材料对于甲醛的净化能力时,如果忽略温湿度修正,可能会高估其在冬季低湿条件下的表现,而在夏季高湿条件下又可能低估其效能。通过引入 \\(K(T,H)\\),可以使得测试数据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为了正确应用这一公式,首先需要确保实验室内具备精准控制温湿度的设备,并定期校准测量仪器。其次,在记录原始数据的同时,也需同步监测并记录下当时的环境温湿度值,以便后续代入修正公式中计算最终的净化速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加入了温湿度修正,但不同材质的吸附剂其具体的修正系数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建议根据具体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修正模型或者建立专门针对该类型产品的修正数据库。这样不仅能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还能为企业的产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