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定义、划分原则、技术要求及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划分与评价工作。
Title:Division Specification for Groundwater Level Depression Co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704-2023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划分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为科学合理地划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定义与分类。根据标准规定,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是指由于地下水开采导致局部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所形成的漏斗状分布区域。按照影响范围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如下:小型降落漏斗影响半径小于等于2公里;中型在2到5公里之间;大型在5到10公里之间;特大型超过10公里。
另一个关键点是监测井布设要求。标准明确指出,在划定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时,必须合理布置监测井。每个降落漏斗至少需要设置一个基准监测井,并且要保证其位置能够准确反映整个降落漏斗区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辅助监测井数量,以便全面掌握区域内地下水动态。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的重要性。要求对各监测点的地下水位数据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期整理分析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内的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可以更精准地判断降落漏斗的发展态势及其潜在危害程度。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建议。当发现存在显著的地下水位下降现象时,应及时采取限采或禁采等手段控制开采量;同时鼓励采用人工回灌等方式补充地下水量,以缓解降落漏斗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之,《DB13/T 5704-2023》不仅明确了如何科学划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而且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框架。这对于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