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农贸市场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维护要求及安全保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河北省内智慧农贸市场的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r Smart Farmers' Marke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78-2023《智慧农贸市场系统建设指南》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智慧农贸市场建设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系统架构”章节中,明确要求智慧农贸市场系统应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这种架构能够确保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市场内各种信息数据,网络层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数据层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服务层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应用层面向市场管理者和消费者提供具体的应用功能。
在“信息采集”部分强调了对摊位信息、商户信息、商品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等关键数据的全面采集。特别是对于商品信息的采集,要求做到一物一码,通过二维码或RFID标签等方式实现商品的唯一标识,便于后续的溯源查询。同时,还应采集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详细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电子支付”章节规定了市场内应全面推广非现金支付方式,支持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为了保障交易安全,要求配备专业的支付终端设备,并对接权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此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支付清算机制,确保资金流向清晰可查,避免出现资金沉淀或挪用等问题。
“食品安全追溯”部分指出,系统需具备完整的食品安全追溯能力,从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开始追踪,经过加工、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直至最终到达消费者的餐桌。每个环节的信息都应当被完整记录并上传至系统,形成闭环追溯链条。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源头并采取相应措施。
“监管功能”章节提到,系统应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专用的监管模块。该模块可以实时监控市场的各项运营指标,如摊位出租率、商品价格波动情况、投诉举报数量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某类商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或投诉量突然增加,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提醒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处理。
以上是对DB13/T 5678-2023《智慧农贸市场系统建设指南》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有助于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