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斜井帷幕冻结壁施工过程中质量验收的标准、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斜井工程中帷幕冻结壁的质量控制与验收。
Title:Code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Shaft Curtain Freezing Wall in Inclined Shafts DB61/T 162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628-2022《斜井帷幕冻结壁质量验收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适用于煤矿斜井冻结壁施工后的质量验收工作,为确保冻结壁施工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冻结壁设计厚度
【原文】冻结壁设计厚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冻结法施工技术参数确定,并应在施工前由设计单位提供具体数值。
【解读】冻结壁的设计厚度是保证冻结效果和安全的重要因素。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地层的渗透性、地下水压力以及冻结管布置方式等因素。通常情况下,较厚的地层需要更厚的冻结壁来抵御水压。此外,设计厚度还应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以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4.1 冻结孔位置偏差
【原文】冻结孔位置偏差不应大于50mm,孔深偏差不应大于300mm。
【解读】冻结孔的位置精度直接影响到冻结壁的整体均匀性和完整性。如果冻结孔位置偏差过大,则可能导致冻结壁局部薄弱或过厚,进而影响冻结效果。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钻孔精度,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每个冻结孔进行定位,并定期检查钻孔深度是否符合要求。
5.1 冻结壁强度检测
【原文】冻结壁强度检测宜采用静力触探法或超声波检测法,且检测点数量不得少于总冻结孔数的10%。
【解读】为了验证冻结壁的实际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强度检测。静力触探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冻结壁的承载能力,而超声波检测法则能够准确测量冻结壁内部结构的连续性和致密性。检测点的选择应当具有代表性,覆盖整个冻结区域的不同部位,以全面评估冻结壁的质量状况。
6.1 冻结壁稳定性监测
【原文】在冻结期间应持续监测冻结壁内外温度变化情况,当发现异常温差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解读】冻结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通过监测冻结壁内外温度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裂缝、渗漏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温差,如某一点温度突然升高或降低,可能意味着该处存在安全隐患,需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比如调整冷冻机的工作参数或者增加保温材料等。
7.1 验收程序
【原文】验收程序包括资料审查、现场核查和最终评定三个阶段。其中资料审查应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内容;现场核查则需重点检查冻结壁外观质量和实际厚度等指标。
【解读】验收程序是确保冻结壁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料审查阶段主要核实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违反规范的情况发生。现场核查阶段则是通过实地查看来确认冻结壁的实际状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最终评定是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决定是否允许进入下一工序或投入使用。
以上内容只是对DB61/T 1628-2022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规定需要遵循。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