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急性高原反应“急救链”技术应用模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流程及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高原地区医疗机构、救援组织及相关单位对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的应急救治和管理。
Title:Application Mode of \"Emergency Chain\" Technology for Acute Altitude Sickn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是进入高海拔地区常见的健康问题。《TCRHA 074-2024 急性高原反应“急救链”技术应用模式》标准对预防和处理AMS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本文以“急救链”中“早期识别与干预”这一关键环节为核心,重点解析新旧版本在该环节上的差异及实际应用。
新旧版本差异解析:早期识别与干预
在旧版标准中,“早期识别与干预”主要依赖于个人主观感受和简单症状描述,缺乏量化指标。而新版标准引入了更科学的评估工具——如Lake Louise评分系统,它通过头痛、恶心呕吐、疲劳无力、睡眠质量等五项指标进行打分,从而实现对AMS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此外,新版还增加了血氧饱和度监测的要求,在出现轻度症状时即需检测血氧水平,这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
应用方法详解
当发现有人员出现疑似AMS的症状时,应立即启动“早期识别与干预”流程。首先使用Lake Louise评分系统进行初步评估,若总分达到3分以上,则表明存在AMS风险;若超过5分,则需进一步检查血氧饱和度。正常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应在90%以上,低于此值可能意味着病情加重。此时,应停止继续上升高度,并给予吸氧治疗,同时服用乙酰唑胺等药物缓解症状。在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变化,必要时转移至低海拔区域接受专业医疗救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TCRHA 074-2024》标准通过对早期识别与干预机制的优化升级,显著提高了应对急性高原反应的能力。这一改进不仅增强了方案的操作性和准确性,也为保障高海拔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