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巨紫荆绿化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巨紫荆绿化苗木的培育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Giant Cercis Greening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20-2023巨紫荆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巨紫荆绿化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旨在提高苗木质量、促进绿化事业的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苗圃选择方面,该标准指出苗圃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土壤肥沃的地方,土壤pH值宜为6.5至7.5之间。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巨紫荆幼苗的健康生长,还能有效避免因土壤条件不佳导致的病虫害问题。
其次,关于播种育苗环节,标准强调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采用层积法催芽以提高发芽率。同时,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和间距,确保每株幼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再者,在日常管理中,浇水施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标准建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灌溉频率,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对于肥料的选择,则推荐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改良土壤结构。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整个培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提倡采取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设置诱捕器等措施为主,化学药剂作为辅助手段。并且要求定期巡查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在苗木出圃前的质量检验上,标准明确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树高、胸径、冠幅等物理特性以及是否携带病虫害等方面。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苗木才可视为合格产品投放市场或用于绿化工程。
综上所述,《DB43/T 2620-2023巨紫荆绿化苗木培育技术规程》从选址到养护再到最终验收都给出了详尽指导,为巨紫荆绿化苗木的高质量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遵循这一规程能够显著提升巨紫荆苗木的整体品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园林建设及生态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