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内用于预报员培训的强对流天气个例入选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筛选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气象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开展预报员培训时的强对流天气个例选取工作。
Title:Norm for Selection of Severe Convection Cases in Forecaster Training DB43T 262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27-2023预报员培训强对流个例入选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为预报员提供高质量的强对流天气案例用于培训。这项标准对于提升预报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组织的预报员培训工作,特别是针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与服务。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国家级还是省级、市级甚至县级气象台站,都可以参考此标准来选择合适的案例用于日常培训活动。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强对流天气”、“个例”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强对流天气”被描述为由中小尺度系统引发的突发性强降水、冰雹、雷雨大风以及龙卷风等现象;而“个例”则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某次或某类强对流事件。这些定义有助于确保不同地区之间交流时能够达成一致理解。
接着,“基本要求”部分强调了案例选取应遵循科学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科学性要求所选案例必须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验证;典型性意味着案例应当能够代表某一类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可操作性则体现在案例信息完整且易于获取,便于实际应用。此外还特别提到案例时间跨度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72小时,并且需要包括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及主要影响区域等关键要素。
在“资料收集”环节,规定了详细的资料来源渠道及质量控制措施。资料应来源于多个官方发布的权威数据源如地面观测站网、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等,并且要经过逐级审核以保证其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时鼓励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现历史天气过程,以便更全面地展现天气演变特征。
最后,“案例编写”部分给出了具体格式指引,包括标题命名规则、正文结构安排等内容。例如标题应包含事件名称、发生日期、地点等基本信息;正文则需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天气发展全过程,并配以图表说明。另外还建议加入专家点评部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案例背后的知识点。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43/T 2627-2023预报员培训强对流个例入选规范》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结合实践需求制定了实用的操作指南,对于推动我国气象预报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