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地区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的检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评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的检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Testing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527-2017《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的技术性文件。该标准为确保光伏发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防雷装置的组成
标准中明确指出,光伏发电站的防雷装置主要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两部分。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构成;内部防雷装置则包括等电位连接、屏蔽措施以及电涌保护器(SPD)等。这一规定强调了防雷系统应从整体上考虑,内外结合才能有效防护雷击带来的危害。
5.2 接闪器安装要求
根据标准第5.2条的规定,接闪器应当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最高点,并且要保证其位置能够覆盖整个光伏组件区域。接闪器的高度应满足滚球法的要求,以确保所有可能遭受直击雷的地方都被保护起来。此外,接闪器之间的间距也必须符合相关设计规范,避免出现保护盲区。
6.1 引下线设置
标准要求每根独立的金属结构柱都应作为自然引下线使用,并且至少要有两根引下线与接地体相连。如果采用人工引下线,则需要确保导体截面积不小于95平方毫米,并且每隔一定距离就要固定一次以防止摆动造成损坏。同时,引下线上不应有其他电气线路穿过,以免引起干扰。
7.1 接地装置设计
对于接地装置的设计,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例如,人工接地极埋设深度不得少于0.8米,垂直接地体长度不低于2.5米;水平接地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为5米;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等等。这些参数的选择都是基于实际工程经验和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8.1 等电位连接
在内部防雷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等电位连接的重要性。所有进入建筑物内的金属管道、电缆桥架以及其他大型金属构件都必须就近接到主接地端子板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电位面。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不同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导致的反击现象发生。
9.1 SPD布置原则
针对光伏发电站特有的电力电子设备,标准给出了SPD布置的原则。首先,在交流配电柜进线处应安装第一级SPD;其次,在逆变器输入侧还需增设第二级SPD;最后,若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在负载侧再加装第三级SPD。各级SPD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距离,以便充分发挥各自的保护作用。
以上就是DB64/T 1527-2017《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希望通过对上述条款的理解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光伏发电站防雷工作的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