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拱棚马铃薯早熟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设施拱棚马铃薯的早熟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Maturing Cultivation of Sheltered Ridge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626-2019《设施拱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设施农业中马铃薯早熟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并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设施建设
标准指出,拱棚应建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方。要求土壤pH值为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表明良好的土壤条件是确保马铃薯生长的基础,特别是适宜的酸碱度和丰富的有机质能够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品种选择
推荐使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如“克新1号”、“费乌瑞它”等。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有限的生长期里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强调了种子处理的重要性,包括晒种、浸种以及催芽等步骤,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栽培管理
对于播种密度,建议每亩种植3500-4000株左右。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温资源,但过密则会导致通风不良,影响植株健康。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适时浇水施肥,特别是在开花期前后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并根据实际情况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料。
病虫害防治
该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生物农药以及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病虫害治理。比如针对晚疫病可选用甲霜灵锰锌等特效药进行喷雾预防;而对于地下害虫,则可通过撒施毒饵或翻耕灭虫等方式加以控制。
收获与贮藏
当大部分植株叶片枯黄脱落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去除泥土和杂质,并按照大小分级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长期储存期间要注意定期检查是否有腐烂变质现象发生,必要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以上就是对DB64/T 1626-2019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