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知母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知母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知母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生产技术规程对保障药材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DB14/T 2763—2023《知母生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知母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规程指出,知母适宜在海拔800-1500米之间的地区种植,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佳,pH值应在6.5-7.5之间。这一规定基于知母的生长习性,确保了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同时,适宜的酸碱度有助于提高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二、种苗选择与处理
规程强调种苗应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植株作为繁殖材料。种苗采集后需晾晒至含水量降至10%以下,并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提高种苗成活率。
三、田间管理
规程提出,定植密度控制在每亩3000-4000株为宜。生长期需定期除草松土,保持田间清洁。追肥时氮磷钾比例为2:1:2,每次施肥量不宜过多以免烧苗。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方式,既节约用水又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此外,在开花前期适当摘除部分花蕾也有助于集中营养供给地下部分。
四、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叶斑病、锈病以及蛴螬等害虫,规程推荐采取综合防控策略。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罩;生物方法利用天敌昆虫捕食害虫;化学方法则是在必要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但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规程特别提到要优先考虑生态友好型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五、采收加工
知母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挖,此时根茎肥厚且药效最佳。采收后要及时清洗泥土并切段晾晒至全干状态入库保存。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影响商品外观品质。对于已经干燥好的成品还应该按照等级标准分级包装以便销售流通环节使用。
以上内容涵盖了DB14/T 2763—2023《知母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