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人工饲料进行家蚕小蚕期饲养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Feed Rearing of Young Silkwo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38—2023《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家蚕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家蚕的小蚕期(从蚁蚕到三龄蚕)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全过程。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适用阶段。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人工饲料”、“小蚕期”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在实际操作中的统一理解。例如,“人工饲料”是指由多种营养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能够满足家蚕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人工配制饲料。
3. 环境条件:要求饲养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具体而言,温度应控制在24℃-26℃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5%-85%范围内,以保证家蚕健康生长。
4. 饲料配制:强调了饲料原料的选择与配比的重要性。饲料需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要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配方,以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家蚕的需求。
5. 饲养管理:包括日常巡查、分批饲喂、卫生清洁等内容。每天至少两次检查蚕盒内的情况,及时清理残余食物及排泄物;每次喂食时分多次少量添加,避免浪费;定期对饲养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害发生。
6. 疾病防控: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建议定期对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清扫,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药物进行消毒灭菌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7. 记录保存: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详细记录每次投喂量、时间以及任何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等信息,便于日后查阅分析。
以上几点只是整个标准内容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些规范对于提高家蚕养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