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茸片、马鹿鹿茸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茸片和马鹿鹿茸片的生产、加工、销售及质量评定。
Title:DB2201T_34-2023_Mule Deer and Elk Antler Slices Grading and Ident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1T 34-2023 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梅花鹿茸片和马鹿鹿茸片的等级划分与鉴别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要求鹿茸在采收后应迅速冷冻保存,避免高温影响其品质。采样时需注意鹿种、性别及年龄,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外观质量要求
1. 色泽:优质鹿茸片应呈现浅黄色至棕黄色,颜色均匀。色泽过深或不均可能表明加工不当。
2. 形状:要求片形完整,厚度一致。不规则或过厚的片可能影响后续使用效果。
3. 质地:质地坚硬而有韧性,断面细腻无裂纹。过于松软或存在明显裂痕的片材质量较差。
等级划分依据
根据上述外观指标,结合鹿龄和用途将鹿茸片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特级要求所有指标均达到最优水平,主要用于高端滋补品;一级次之,适合普通滋补需求;二级则适用于日常保健。
鉴别方法
1. 感官检查:通过目测和触感初步判断鹿茸片的基本属性。
2. 显微镜观察:利用显微镜检查鹿茸片的组织结构完整性。
3. 理化检测:包括水分含量测定、有效成分分析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以上内容为DB2201T 34-2023的核心要点,对于从事鹿茸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掌握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