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的在线监测技术要求,包括监测系统组成、性能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监测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发光细菌法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进行在线监测的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Biological Toxicity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by Luminescent Bacteria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03-202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在线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范围和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以地表水为水源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以及需要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的其他相关单位。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面向的是河南地区,并且特别关注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情况。
技术要求
# 仪器设备性能指标
标准对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 灵敏度:仪器应能检测到最低浓度的毒性物质。
- 线性范围:确保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重复性: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所得数据的一致性。
- 稳定性:长时间运行后仍保持准确度的能力。
# 校准与验证
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强调了定期校准的重要性。所有新安装或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校准程序。此外,还要求定期使用标准溶液进行验证测试,以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 数据处理与记录保存
对于采集到的数据,应当按照规定格式进行整理归档,并妥善保管至少两年时间。同时,任何异常情况下的数据也需要详细记录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安装与维护
# 现场安装条件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至关重要。建议将监测装置置于水流平稳、无明显污染源影响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极端天气条件。另外,还需考虑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情况。
# 日常维护保养
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清洁传感器表面、更换试剂、检查电路连接等。一旦发现故障迹象,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修理,不得擅自拆解设备。
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尤其是接触化学试剂时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 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能会干扰检测结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 当遇到特殊情况如停电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保护仪器安全。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毒性(发光细菌法)在线监测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仪器选型到具体操作流程的方方面面,而且非常注重细节管理和风险控制,这对于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