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农药减施综合防控技术要求,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春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和农药减施技术指导。
Title: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Pesticide Re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pring Wheat Major Diseases, Insects, and Weeds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38—2023《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春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农药使用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在春小麦生产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这意味着在采取任何化学防治措施之前,首先应当通过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发展。例如,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采用物理隔离方法减少病原菌传播等。
2. 病害防控
对于常见的锈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标准建议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三唑类药物进行喷雾处理。同时强调了用药量和次数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并且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应交替使用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此外,在春季气温回升阶段,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也有助于降低病害发生率。
3. 虫害治理
针对蚜虫、麦叶蜂等常见害虫,推荐采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制剂或植物源杀虫剂进行防治。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还能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另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在虫害高发期可以通过设置黄板诱捕成虫等方式辅助管理。
4. 杂草防除
针对田间杂草问题,提倡采用机械除草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机械除草可以在播种前深耕整地时完成大部分工作;而化学除草则需选择适合春小麦生长特性的除草剂,并注意避开敏感作物时期施药。标准还提醒使用者务必按照规定的浓度配比稀释药液,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5. 安全间隔期
所有涉及使用的农药都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安全间隔期要求。即从最后一次施药到收获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确保残留物降到安全水平后再采收产品上市销售。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健康的负责态度,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春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径,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目标。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做到精准施药、合理搭配,共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