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居家社区养老呼叫助急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提供居家社区养老呼叫助急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ome and Community Elderly Care Call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21—2023《居家社区养老呼叫助急服务规范》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呼叫助急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呼叫助急服务: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工具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帮助等服务。
- 响应时间:从接收到求助信号到服务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间隔。标准要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需提前告知用户并记录原因。
基本要求
- 服务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拥有至少两年从事养老服务的经验。
- 配备专业团队,包括但不限于客服人员、技术人员及医疗急救人员。
- 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支持,确保随时可以接收和处理老年人的需求。
服务内容与质量
# 紧急救助服务
当老年人遇到突发状况如摔倒、疾病发作等情况时,系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客服人员需在接到求救后迅速核实情况;
- 根据具体情况联系医院或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现场;
- 救援过程中保持与家属或监护人的沟通,直至问题解决。
# 生活帮助服务
涵盖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
- 包括但不限于购物、送餐、清洁卫生、陪同就医等;
- 服务前需明确收费标准和服务范围,并获得老人同意;
- 定期回访了解服务质量,收集反馈意见用于改进工作。
技术支持与设备维护
- 所有使用的通讯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其正常运作;
- 对于特殊需求的老年用户,可以考虑安装智能穿戴装置以便更精准地监测健康状态。
监督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各服务机构的表现进行评估考核。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当中来,共同促进居家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以上就是DB15/T 3021—2023《居家社区养老呼叫助急服务规范》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为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