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淀粉加工“俄体粉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湿淀粉为主要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制成的“俄体粉条”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Eti Noodles\" from Wet Starch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14—2023 湿淀粉加工“俄体粉条”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湿淀粉加工生产俄体粉条的技术标准。这一标准对俄体粉条的原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指标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规范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
首先,在原料要求方面,该标准规定了制作俄体粉条的主要原料为马铃薯淀粉,并且需要符合GB/T 8884中一级品的要求。这意味着所使用的马铃薯淀粉必须达到一定的纯度和质量标准,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
其次,在生产工艺上,标准强调了从淀粉糊化到成型干燥的全过程控制。例如,在淀粉糊化过程中,要求控制好温度和时间,避免出现过度糊化或糊化不足的情况;在成型阶段,则需根据产品规格调整模具参数,确保成品粗细均匀一致;至于干燥环节,应采用自然晾晒或者机械烘干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保证干燥后的水分含量符合标准规定值。
再者,对于成品的质量指标,该标准设定了多项具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净重偏差率、断条率以及复水性等。其中,净重偏差率反映了每批次产品重量的一致性;而断条率则是衡量粉条韧性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复水性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使用时的便利程度。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价俄体粉条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标准还特别提到了卫生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所有生产设备与工具在使用前后均需彻底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同时,整个生产流程中不得添加任何非食用物质,确保食品安全。
总之,《DB15/T 3014—2023 湿淀粉加工“俄体粉条”技术规范》通过对原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流程及成品检验等多个环节做出严格规定,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俄体粉条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