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域社会治理指数体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指数构成、计算方法及评价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评估与改进。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Index System of Urban Govern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市域社会治理指数体系规范》(DB15/T 3004—2023)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为市域社会治理指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盟市、旗县(市、区)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评价与监测。这意味着该标准不仅关注城市层面的治理,还涵盖了更广泛的区域治理需求,体现了全面性和系统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市域社会治理”被定义为以市域为基本单元,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方式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重要性,明确了市域社会治理的核心内涵。
再者,关于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标准提出了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调整等原则。例如,指标的选择需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确保其能够准确反映市域社会治理的实际状况。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指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在具体指标设置上,标准从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服务、法治建设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细化。例如,在政治安全方面,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公共服务领域,则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每个维度下的具体指标都力求做到量化且易于衡量,以便于实际操作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跟踪评估,并及时反馈结果。这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不断优化升级。
综上所述,《市域社会治理指数体系规范》(DB15/T 3004—2023)是一部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地方标准,它为促进我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上述重要内容的学习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该标准的精神实质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