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俄体粉条”原料薯产地环境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准则。本文件适用于“俄体粉条”原料薯种植产地的环境评估与管理。
Title: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or Raw Material Potato Planting of \"Eti Vermicelli\"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8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09—2023《俄体粉条》地方标准对原料薯产地的环境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要求旨在确保俄体粉条的品质和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产地环境要求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强调了产地应选择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具体来说,产地周边不得有大型工业污染源,如化工厂、钢铁厂等,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空气传播影响到原料薯的生长环境。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原料薯在无污染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
其次,对于土壤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标准指出,土壤应具有良好的肥力和透气性,并且pH值应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6.0-7.5)。此外,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这不仅能够促进原料薯根系的正常发育,还能有效避免因土壤污染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再者,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原料薯的安全与品质。标准明确要求灌溉用水不得含有致病微生物、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这意味着水源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处理,确保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最后,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标准建议产地附近不宜存在生活垃圾填埋场或污水处理厂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地方。同时,还应注意控制噪音污染等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
综上所述,《俄体粉条》地方标准从空气、土壤、水以及周边环境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规范了原料薯产地的环境要求,这对于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各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