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牧草中抗坏血酸的测定方法——邻苯二胺荧光法。本文件适用于牧草及其制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scorbic Acid in Forage - O-Phenylene diamine Fluorescenc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995—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牧草中抗坏血酸测定的标准化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牧草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使用邻苯二胺荧光法作为检测手段。这意味着该方法在牧草检测领域具有权威性和适用性。
其次,在原理部分阐述了邻苯二胺与抗坏血酸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特性的产物,通过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nm和450nm的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抗坏血酸浓度。这一过程强调了化学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再者,关于试剂与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例如,要求邻苯二胺溶液现配现用,并且需避光保存以防止其氧化失效。同时,实验用水必须达到一级水标准,确保不会引入杂质影响结果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选择同样重要。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检测器是最基本配置,而注射器、微孔滤膜等辅助工具也必须满足精度要求。此外,对于样品前处理环节所使用的玻璃器皿,标准特别提到要彻底清洗并烘干,避免残留物干扰测试结果。
最后,在数据处理方面,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以及允许偏差范围。当平行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时才被视为有效数据。这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质量控制依据。
综上所述,DB15/T 2995—2023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进行全面规范,保证了牧草中抗坏血酸测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