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野大白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野大白菜的生产与管理。
Title:Xinye Chinese Cabbag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野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B4113/T 036-2023)为河南省新野县的大白菜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以下从关键条款入手,进行深度解读。
规程明确指出,播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处理。推荐使用石灰氮或氰氨化钙等化学药剂,按照每亩50至75公斤的标准施用,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卵。这一步骤对于预防大白菜常见的软腐病、霜霉病至关重要。
在整地施肥环节,规程强调要深翻土地25到30厘米,并且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至4000公斤作为基肥。同时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0至50公斤,确保养分均衡供应。这样的施肥量既能满足大白菜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能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肥害问题。
关于田间管理,规程提出要及时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幼苗期和莲座期。中耕深度控制在3至5厘米,既可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又能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此外,规程还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结球期需水量较大时,应保证每周至少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约60至80立方米/亩。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例如通过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重茬引发土传病害。同时推广使用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对菜青虫、蚜虫等常见害虫进行绿色防控。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规程最后特别强调了采收期的确定。根据品种特性及气候条件,一般在大白菜心叶充分包合后即可适时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用药,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影响商品品质。采收后的白菜应及时预冷处理,尽快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以上内容是该规程的核心要点解读,希望能帮助种植户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程要求,提升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