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场植被恢复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风力发电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植被恢复工作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Wind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363-2023风力发电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风力发电场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植被恢复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植被恢复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意味着在进行植被恢复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类型、气候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二、植被恢复措施
1. 土地整治:要求对施工过程中破坏的土地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土地具备种植条件。具体包括清除建筑垃圾、回填土壤、改良土壤结构等步骤。
2. 植被重建:推荐使用本地树种或草种进行植被重建,以增强生物多样性并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同时建议采用混交林的方式,提高森林稳定性。
3. 水土保持工程: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及护坡设施,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问题。
三、监测与评估
规定了定期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长状况检查:观察植物生长是否正常,是否有病虫害发生;
2. 覆盖率测量:通过实地调查计算出实际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3. 功能评价:分析植被恢复后能否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比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
四、后期管护
强调了植被恢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续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及时修剪枯枝败叶,促进健康生长;
2. 定期施肥浇水,保证营养供给充足;
3.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大规模爆发影响整体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DB4117T 363-2023风力发电场植被恢复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部分的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在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