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施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在云南省范围内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Late Blight Control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for Plant Protection in Yun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1T 85-2023 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施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植保无人机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的应用。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无人机的选择,标准要求选用具备RTK定位功能的无人机,确保飞行精度。这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重喷和漏喷现象的发生。同时,无人机载重量应不低于10公斤,以满足较大面积作业需求。
其次,在作业环境方面,规定了适宜的气象条件。如风速不超过4米/秒,相对湿度高于60%,气温控制在10℃至25℃之间。这些参数的选择是基于药剂效果最佳化以及避免药液飘移导致污染的原则。
再者,关于药剂使用,推荐采用内吸性杀菌剂如甲霜灵锰锌等,并且强调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使用。此外,还特别指出不得擅自更改配比浓度,以防影响防治效果或产生药害。
最后,在操作流程上,明确了起飞前检查包括电池电量、信号连接稳定性等内容;飞行过程中需保持匀速直线行进,高度一般设定为离作物冠层1.5米左右;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设备并妥善存放药剂容器。
以上内容构成了该标准的核心框架,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遵守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水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