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中可移动文物相关数据元的定义、表示形式及属性。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政务信息资源中可移动文物数据的采集、交换、共享和管理。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 Data Elements - Part 16: Movable Cultural Rel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A0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23.16—2023《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元 第16部分:可移动文物》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政务领域中可移动文物相关数据元的定义、表示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各级政府机构在处理可移动文物相关的政务信息时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活动。它明确了哪些信息属于可移动文物范畴,并为这些信息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数据元的基本概念
- 数据元:指不可再分的信息单元,用于描述特定事物的一个属性。
- 标识符:每个数据元都有唯一的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数据元。
- 值域:规定了数据元可能取值的集合。
关键数据元及其含义
# 可移动文物基本信息
1. 文物名称
- 描述:用于唯一标识一件文物的名字或称号。
- 示例:“乾隆御笔行书诗轴”。
2. 文物编号
- 描述:每件文物特有的编号,便于管理和查询。
- 示例:“SD-001”。
3. 文物类别
- 描述:根据文物类型分类,如书画、陶瓷、金属器等。
- 示例:“书画”。
4. 年代
- 描述:文物创作或存在的大致时间。
- 示例:“清乾隆年间”。
5. 尺寸
- 描述:文物的物理尺寸,通常包括长宽高等。
- 示例:“高120cm 宽80cm”。
# 来源与归属信息
6. 出土地点
- 描述:文物首次被发现的地方。
- 示例:“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7. 收藏单位
- 描述:目前负责保管该文物的机构名称。
- 示例:“山东省博物馆”。
8. 来源说明
- 描述:关于文物如何进入当前收藏单位的详细说明。
- 示例:“从私人藏家处购得”。
数据元的管理要求
- 一致性:确保所有涉及可移动文物的数据元定义一致,避免歧义。
- 更新机制:建立定期审查和更新机制,保证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
- 安全保护: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确保数据安全。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元 第16部分:可移动文物》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数据标准,还促进了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对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