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中社会救助领域相关数据元的设计、表示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领域的信息采集、交换与共享。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 Data Elements - Part 8: Social Assist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23.8—2023《政务信息资源 数据元 第8部分:社会救助》是山东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主要规范了与社会救助相关的数据元定义和描述。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元的基本结构
标准明确了数据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标识符、名称、定义、表示、数据类型等。例如,在社会救助领域,“申请日期”这一数据元的定义为“申请人提交社会救助申请的具体日期”。其数据类型通常为日期型,格式应符合ISO 8601标准。
社会救助类别编码
标准对社会救助的各类别进行了统一编码,确保信息交换的一致性。例如,“最低生活保障”被赋予特定的编码,便于在不同系统间识别和处理。这种编码体系有助于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因编码不一致导致的信息误读。
数据元值域范围
对于某些数据元,标准规定了严格的值域范围。如“救助金额”的数值必须在规定的区间内,超出此范围的数据将被视为无效。这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也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数据元之间的关系
标准还强调了数据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救助类型”与“救助金额”之间存在直接关联,不同类型的救助对应不同的金额标准。这种关系的明确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
数据元的更新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救助政策的变化和发展,标准提出了数据元的定期审查和更新机制。任何新的救助项目或政策调整都应及时反映到数据元的定义和描述中,以保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4223.8—2023标准为社会救助领域的数据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促进了信息共享和服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