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中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相关数据元的定义、表示格式和编码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在生态环境质量管理领域的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和管理。
Title: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 Data Elements - Part 9: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223.9—2023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元第9部分: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中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相关的数据元定义。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元的基本要求
在标准的第3章“数据元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数据元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这意味着每个数据元都必须具备唯一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例如,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数据元中,“空气质量指数(AQI)”这一数据元应当包含其定义、表示格式以及计量单位等基本信息,确保在不同系统间交换时不会产生歧义或错误。
数据元的分类
标准第4章对数据元进行了分类管理。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基础类数据元和业务类数据元两大类。其中,基础类数据元主要用于描述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如地理位置、时间戳等;而业务类数据元则侧重于反映具体的环境管理活动,比如污染源排放量记录。这种分类有助于清晰界定各类数据元的应用场景,并为后续的数据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数据元的具体示例
# 空气质量指数(AQI)
- 定义:表示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综合评价结果的一个数值。
- 表示格式:整数型
- 计量单位:无单位
- 备注:AQI值越高表明空气污染越严重,通常划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及严重污染六个等级。
# 水体pH值
- 定义:用于衡量水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指标。
- 表示格式:浮点型
- 计量单位:无单位
- 备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pH值应在6到9之间,超出此范围可能意味着水质异常。
数据元之间的关系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元之间的关联性。例如,“PM2.5浓度”与“AQI”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前者是后者计算公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这两者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更新,以确保最终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7/T 4223.9—2023》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也为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它强调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促进了跨部门协作,并为实现精准治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