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供水管网运行管护及安全调控的技术要求,包括管理职责、运行维护、水质保障、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农村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与安全保障工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Safety Control of Rural Water Supply Pipeline Net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605—2023农村供水管网运行管护及安全调控技术要求》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发布实施。该标准为农村供水管网的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运行管理基本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农村供水管网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巡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水质监测制度等。其中巡查频率不得低于每周一次,重点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漏水现象,以及阀门井是否完好。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管网处于良好状态。
二、水质保障措施
在水质保障方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首先要求定期对水源地进行保护,防止污染源进入。其次规定了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频次,出厂水每日检测不少于两次,末梢水每季度至少检测一次。此外还强调了消毒工艺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方式,并且要定期更换滤料以保证效果。
三、安全调控机制
为了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标准特别强调了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设。当发生突发事故时,供水单位必须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同时要求配备必要的抢险设备和物资储备库,以便快速恢复供水服务。另外还提倡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控,比如安装流量计、压力表等装置来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况。
四、节能降耗策略
考虑到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薄弱,标准也注重节能减排方面的考量。提倡合理规划管网布局,尽量减少漏损率;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泵站设施;鼓励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来优化水泵工作状态;并且倡导用户节约用水,通过宣传教育增强节水意识。
五、培训教育内容
最后,标准还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明确规定供水企业需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涵盖法律法规知识、操作规程等内容,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建议组织经验交流会,分享先进做法和技术成果,促进整体水平提升。
总之,《DB37/T 4605—2023》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农村供水管网管理工作,旨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并不断完善自身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