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九曲红梅茶加工的技术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九曲红梅茶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Jiuku Hongmei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九曲红梅茶是杭州地区的特色名茶,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备受关注。DB3301/T 1122—2023《九曲红梅茶加工技术规程》为规范该茶的生产提供了标准化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规程明确指出,制作九曲红梅茶所用鲜叶应来源于适宜种植区,并符合绿色食品茶叶的相关规定。采摘时间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以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为最佳。这一规定确保了原料的新鲜度和嫩度,为后续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萎凋工序
萎凋是形成九曲红梅茶独特香气的重要环节。规程要求萎凋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通过自然萎凋或加温萎凋的方式使鲜叶失水率达到15%-20%。适度的失水率有助于激发酶活性,促进内含物质转化,从而提升成品茶的香气浓度和滋味醇厚度。
揉捻与发酵
揉捻过程需根据鲜叶的老嫩程度调整压力和时间。一般采用轻重结合的方式,先轻压短时,再加重压长时,总时间为60-90分钟。发酵阶段则需将揉捻后的茶叶置于温度28℃-32℃、相对湿度85%-90%的环境中进行。发酵时间控制在4-6小时,直至叶色呈现红铜色并散发出浓郁花果香即可。这一系列操作能够充分激活多酚氧化酶,促使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等有益成分,赋予九曲红梅茶特有的红艳汤色和鲜甜口感。
干燥工艺
干燥分为初烘和足干两个步骤。初烘温度设定为100℃-120℃,时间约15-20分钟;足干则需降低至80℃-90℃,持续30-40分钟。整个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茶叶,避免出现焦糊现象。通过精准控温和合理时间安排,既能有效去除多余水分,又能保留茶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天然香气,最终形成九曲红梅茶特有的紧结条索和乌润色泽。
质量要求
成品九曲红梅茶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大方面。感官上要求外形匀整、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气高扬持久、滋味醇厚甘爽;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6.5%,碎末含量≤1.5%;卫生指标需满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这些具体数值体现了规程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
总之,《九曲红梅茶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标准,为生产优质九曲红梅茶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严格执行该规程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还能推动九曲红梅茶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