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DB22T 3472-2023 川崎病(血管炎)中医诊疗规范

    DB22T 3472-2023 川崎病(血管炎)中医诊疗规范
    川崎病中医诊疗规范血管炎儿童
    14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0.4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崎病(血管炎)的中医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川崎病中医诊疗中的临床实践和质量控制。
    Title: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pecifications of Kawasaki Disease (Vasculit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DB22T 3472-2023 川崎病(血管炎)中医诊疗规范
  • 拓展解读

    《DB22/T 3472-2023川崎病(血管炎)中医诊疗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川崎病这一儿童常见疾病制定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对规范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关于川崎病的定义与分期

    规范明确指出,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根据病情发展过程,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急性期通常持续10天左右,此阶段应着重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亚急性期则需兼顾扶正祛邪,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重在调养身体,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二、辨证论治原则

    规范强调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急性期多表现为热毒炽盛型,推荐使用银翘散加减方剂,具有良好的退热止痛效果。亚急性期可能出现气阴两虚症状,此时宜采用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调理,既能补充气血又能改善微循环障碍。恢复期患者往往伴有脾虚湿困现象,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来健脾利湿,增强体质。

    三、特色疗法的应用

    除了传统中药内服外,规范还特别提到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的价值。针刺曲池穴、合谷穴可以缓解高热不退的情况;小儿推拿手法如揉捏脊柱两侧有助于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此外,饮食调护也不容忽视,建议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

    四、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为了降低川崎病发病率,规范提出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个人卫生习惯等综合防控策略。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使家长了解疾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就医时机选择。

    综上所述,《DB22/T 3472-2023川崎病(血管炎)中医诊疗规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体系,而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患儿群体。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22T 3468-2023 腰部筋痹中医手法治疗技术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