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断、治疗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诊疗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67-2023《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发布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的标准化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诊断标准:标准中明确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例如,患者常有腰部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严重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MRI等可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和程度。
2. 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气滞血瘀型、寒湿阻络型、肝肾亏虚型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治疗原则不同,比如气滞血瘀型需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而肝肾亏虚型则应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3. 治疗方法:
- 中药内服:根据不同证型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对于肝肾亏虚型,则可能使用六味地黄丸加味。
- 针灸疗法:选取特定穴位如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等进行针刺治疗,以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目的。
-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操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促进炎症吸收。
4. 康复锻炼:建议患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飞燕点水”、“五点支撑法”等,有助于增强腰背肌群的力量,预防复发。
5. 生活调护:强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保暖防寒,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解读,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个人体质,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您!